三月的春风裹挟着细雨,江水的褶皱泛着粼粼波光,诉说着一段段水环境治理的故事。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记者跟随长江环保集团上游区域公司的脚步,循着长江大保护的足迹,一起感受那山那水的变化。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基调。2018年6月,三峡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坚持生态优先、共推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揭开了上游区域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序幕。在重庆,长江环保集团上游区域公司充分发挥着骨干主力作用,娓娓讲述着“三峡人”的治水故事。
在梁平,上游区域公司以维护城乡优质水质、消除黑臭水体为核心目标,着重推进雨污管网完善配套、存量管网缺陷修复、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等工作。项目建成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白洋河污水处理厂1座和新建雨污水管网300余公里,同时在流域内新建5个居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站和双桂街道垃圾中转站。通过这些举措,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从根源上预防了污染物的产生,构建起空间开发、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良好格局。
白洋河污水处理厂
在巴南,上游区域公司按照“两厂四站”规划,建设南部新城再生水厂、公路物流基地再生水厂二期2座再生水厂,实现流域片区内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同时新建土桥、界石、大山村、宗申4座水质净化站,对流域内高密度建成区的箱涵水进行收集、净化,改善入河补水水质。“两厂四站”的全面投运,有效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箱涵雨污混流、河道断面水质不稳定的问题。岁月流转,花溪河畔已悄然蜕变,土桥水质净化站旁的滨河公园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大山村的跌水瀑布与宗申的空中绿廊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巴南项目“两厂四站”其一:宗申水质净化站
花溪河生态绿道
在丰都,受沿岸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尾水直排、榨菜加工废水无序排放等影响,碧溪河污染问题一度较为突出,曾是丰都县水质唯一不达标的河流。上游区域公司将碧溪河流域沿线乡镇污水厂升级改造及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作为项目建设重要实施内容有效解决了场镇生活污水散排、直排问题,碧溪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丰都县碧溪河水清岸绿
在万盛,上游区域公司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利用暴雨强度模型模拟及水力计算,对全区雨水管网的过流能力进行复核,并采取“一点一策”治理模式对问题管段进行优化调整,解决了长期困扰万盛中心城区居民生活与交通安全的内涝积水问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万盛内涝点治理前后
在巫山,上游区域公司主导的船舶垃圾污染防治项目,将巫山境内船舶生活垃圾及时统一收集,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通过污泵船直接泵入市政管网处置,有效解决船舶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难题,对净化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长江岸线,推动巫山旅游业发展发挥着突出作用。
巫山县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工程
在潼南,上游区域公司坚持从源头上实施水环境治理,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小区雨污管网整治改造工程覆盖潼南江南、江北59个小区,涉及面积约4.75平方公里,有效解决了原“缺陷”小区雨污管网的错接混接、排水系统缺失、管道破损、过流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小区内涝积水、污水外溢、污泥遍地等问题成为历史。
金桂苑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金康苑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据悉,长江环保集团上游区域公司是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在渝区域分支机构,代表长江环保集团全面参与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入渝七年来,上游区域公司落地长江大保护PPP项目16个,累计完成投资130余亿元,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84座,新建雨污管网建设1900余公里,处理污水4500余万吨。七载春秋,白驹过隙。上游区域公司在重庆的土地上,留下了坚实的治水足迹。那山,愈发葱郁;那水,愈发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