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拉开序幕。值此之际,由中信出版集团携手课堂内外倾力打造的国内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正式亮相,包括出版业、教育界及科技界在内的多方代表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1)

聚焦AI教育,开创融合出版新范式

《科普周报》“AI来了”是出版业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中信出版集团董事长陈炜指出,在人工智能重塑职业结构与学习路径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这份刊物,为青少年提供一套适应技术变革的认知工具,让他们在复杂信息中学会思考、判断和选择。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2)

发布会现场,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朱虹与重庆课堂内外董事长简渠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也预示着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逐步建立起一个包含出版物矩阵、人工智能素养测评、赛事活动、课程培训、教育论坛、研学游学等多维度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培育新生态。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3)

新刊内容精耕细作,赋能AI素养提升

《科普周报》“AI来了”是一本专为8至15岁青少年打造的人工智能素养读物。它以“塑思维、强实践、启职业、创未来”为核心目标,围绕“5项能力”与“6种思维”基础框架,培养青少年逻辑推理、跨界创新等关键素养。期刊设置了多个层次丰富、结构清晰的栏目,既有对全球AI发展的动态观察,也有面向学习场景的知识实践,力求让内容既权威严谨,又贴近青少年的兴趣与需要。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4)

在创作团队上,集结顶尖智慧,搭建“强脑中枢”。由全国百余所高校助力,聘请了国内外知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和教学名师,如两届“文津图书奖”得主、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北京市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竞赛教练、知名科普视频创作人李永乐,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平等一线专家、老师,组建超强编委会,为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提供有力保障。希望他们的参与,能够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背后的逻辑与趋势,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与思维方式,全面提升AI时代的思维与素养。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5)

对此,课堂内外董事长简渠表示:“当前我们的孩子正从‘数字原住民’加速向‘AI原住民’转变。对他们而言,重要的远不止是学会使用AI工具,更在于培养深刻的‘AI思维’。在AI时代,这种高阶思维能力是制胜未来的关键。”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6)

名家深度参与,共探AI教育新路径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还特邀期刊编撰者、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和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谢作如进行主题演讲,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围绕《AI的发展趋势及对青少年未来职业的影响》展开分享。他指出:其实一个人首先不是被AI所取代,而是不会AI的人可能被懂AI的人取代。面对AI,破除焦虑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如何更快地了解和使用AI,更早地让 AI 为工作、学习、生活提升效率,创造价值。而AI 时代原住民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出一个好问题的能力,引导AI帮助你解决问题,获得更大的进步。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7)

谢作如则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分享了《AI时代教育大变革,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应对》的观点。他指出两件最重要的事,一件是家长要能够跟孩子一起学习,跟着AI时代提升自己的认知;另一件是孩子一定要知道, AI 能够成为你最好的伙伴,你要因为 AI 而变得强大。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8)

以创新为擎,持续引领内容产业升级

此次合作也是中信出版集团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的又一次突破。

近年来,中信出版集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质内容为根基,肩负文化企业的责任担当,通过“多元立体阅读体系”“发光读书会”“儿童故事大赛”等创新举措,不断探索融合出版新路径。从童书出版到AI素养教育,坚持为青少年提供有高度、有温度的“成长伙伴”。后续,中信出版集团将继续与时代同频,帮助更多青少年在AI时代稳步前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光亮。

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期刊《科普周报》“AI来了”在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磅发布(图9)